湖南宁乡婚调服务“全周期”覆盖
发稿时间:2025-11-19 10:33:0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在“化姐调解工作室”里,一对“90后”夫妻相对而坐。调解员宁化轻声询问:“还记得恋爱时他为你做过的暖心事吗?”女方沉默片刻,开始细数往事,语气渐渐柔和。
这是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的日常。近年来,宁乡市妇联创新构建了“联动治理、专业赋能、全程服务、精准发力、柔性保障”的工作体系。“我们通过机制创新,让婚调工作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从事后处置走向源头预防。”宁乡市妇联主席刘俐华说。
联动治理:打破部门壁垒的“一站式”化解
“化姐,我们社区有一对夫妻闹离婚,请您帮忙调解一下。”不久前,玉潭街道合安社区妇联主席唐艺芝发现一对因酗酒引发矛盾的夫妻后,立即向“化姐调解工作室”求助。
这个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玉潭街道司法所所长宁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是宁乡市妇联联合多部门打造的城区婚调示范阵地。在这里,一个窗口就能完成矛盾接收、分流转办、联合调处的全流程服务。
“调解不是和稀泥,既要讲法理也要通人情。”在宁化的调解下,“找出对方优缺点”“探知真实想法”“构建正确相处方式”等专业步骤最终让夫妻俩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路径。
2017年,宁乡成立了全国首家多部门协作的婚调委,由妇联牵头,司法、民政、公安、法院等共同参与,形成了“妇联摸底、司法调解、公安处险、法院保权、民政救助、卫健心理、教育护幼”的协同机制。
在信息化共享网络的支撑下,宁乡还搭建了高风险家庭信息互通平台,对家暴隐患、纠纷线索实时共享预警,一旦发现苗头,相关部门会立即启动联动响应。
专业赋能:懂法律通人心的调解力量
专业化与社会化融合,是宁乡婚调工作的鲜明特色。
在宁乡法院灰汤法庭,庭长谢苗苗成功调解了一起带着3个月婴儿闹离婚的案件。“女方产后抑郁引发婆媳矛盾,这个问题可以调解,不一定非要离婚。”谢苗苗请来镇妇联和专职调解员共同调解,最终让夫妻俩重归于好。
谢苗苗所在的“宁好工作室”是宁乡打造的农村乡镇婚调示范阵地。今年,该法庭受理的案件中,婚姻家庭类占40%,经工作室调解成功的超过120件。
宁乡通过组建多领域专家库、培育职业化调解员、激活本土化志愿者,打造复合型调解队伍。目前,该市婚调委及29个乡镇街道均配备两名专职调解员,他们经过“法律+心理沟通+家事调解”系统培训后持证上岗。
从婚前辅导到冷静期调解,从诉前调解到定期回访,宁乡将婚调服务延伸至全周期。民政局在婚姻登记处开设“新婚课堂”,去年服务了153个家庭。妇联常态化开展婚姻讲座,覆盖2000余户家庭。
对于弱势群体,宁乡创新反家暴“三步法”,将原先推广全国的“五步法”升级为更简洁的受害者“逃离—取证—求助”和干预者“倾听—记录—评估”流程。今年1月至6月,全市出具家暴告诫书140份,提供法律援助9件。
推动调解与司法有机衔接,是宁乡婚调工作的另一创新。市法院通过“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既为当事人提供了更灵活、更少对抗性的解决途径,又赋予调解协议法律强制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婚调工作创新,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实践经验。”刘俐华说。在宁乡,一场场看似微小的家庭矛盾化解,正汇聚成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